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s://www.sohu.com/a/110057289_119104/撰稿人:可乐老师我们的实力派宣姐开始了第二首歌,果然没有让人失望,依然是自然而然地hold住全场,果然第一眼的印象是正确的,她就是一个会处理歌曲的女孩,而且有一种超出年龄的淡然惬意,实力派有一点很怕的事情,就是太多技术技巧,导致歌曲不好听,刘宣完全避免了这一点,把这一杯饮料调的非常恰到好处,不动声色地展示了个人能力,让人饮得心旷神怡。刘宣《风筝》02:55我们一般把歌手分为两种,一种是拟声派,一种是解读派,拟声就是模仿能力,一般刚出道的歌手都会模仿一些已经成熟的歌声,就连王菲也模仿过小红莓,黄绮珊也模仿过苏芮,周华健模仿过费玉清,然后从已经成熟的歌手,运用的不同技术和音色,表现不同歌曲的形式,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,调整好口腔作型,去表现属于自己的歌曲情绪,就像老赛车手引领新的赛车手行驶一样,终有一天,新的歌手完全自成一派,可以把一张纸上的歌词简谱带到录音棚里,演绎出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来,这就是解读派。而拟声派的人,从模仿起家,也止步于模仿,比如很多电视台播放的模仿秀,有的歌手甚至在一首歌里表现出比原唱更霸气的声线来,但是你如果给他(她)一首新歌,他(她)完全不知道怎么开口唱。还有以前青歌赛的金奖歌手徐洋,因为连续很多年练习一首歌《雅鲁藏布大峡谷》,导致这首歌表现出来的实力,几乎是任何人难以望其项背的,但是唱其他的歌曲,并没有这么神奇,后来也逐渐的没有了知名度。拟声派的歌手有一点魔术师的意味,会把演唱当做一种体育竞技的项目,当然这一派的人都很难走远。刘宣的开口音低低的,四平八稳,收敛起所有的锋芒,认真地表达歌曲意境。我们声乐里有个词叫做“软起首发式”,就像跳水运动员跳水一样,要掌握好力度平衡,不能一上来就使用蛮力,无论是从发声科学节约用嗓角度,还是歌曲表现角度,都是很不错的方法。就怕有的歌手实力太强劲,已经无法收敛强声高音,那个虚虚实实的明暗比例不做调和的话,歌曲就显得不好听了。刘宣在副歌的部分,是半真声的一段转换,其实我们平常说的真假音结合,一般都是不同比例的半真声和半假声的转换,这样不会破坏歌曲的流畅性,如果是完全突兀的真声换柔弱无力假声,会显得太直太憨厚,没有歌曲灵气。间奏的时候刘宣唱了一段哼鸣,头共鸣很充沛,口腔的色彩也一直保持着,我相信这是她刻意为之的,这样的声音效果不乏空灵,也同时有语气感,当然我不是说纯共鸣的哼鸣不好,这是各有千秋的,我们一般把音高的假声称为“海豚音”,其实专业区域没有这个词语,只有“咽音”或者“啸音”的说法,在演唱艺术领域,是没有绝对的高低上下区分的,比如技术高超的玛利亚凯莉,在有些歌曲里的中音音色和咽音使用,反倒没有她的粉丝张靓颖运用的好了,所谓的文无第一,恐怕就是这回事吧。拥有了高明的技术,当然是好事儿,但是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,这是要时刻牢记的基本原则。如果论强声一览众山小,如果论声音密度,杨洪基犹如金石钢铁,如果论弱声,董文华已经到极致,但是他们都建立在充分的尊重词曲内涵基础上,适量的表现技术,而不是让技术盖过音乐风头。就好比“红高粱”里“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”,最好是没练过技术的破锣嗓子,才够味儿,此时漂亮的音色歌手反而不如破锣嗓子。什么是好的声音呢?有感染力的就是好的声音!这一首《风筝》,又一个我没听过的歌曲,然后一次性的被刘宣给解读清楚了,每句话每句唱词都没有敷衍,都有完整的交代,不浮躁也不心急,不疾不徐的缓缓道来,这个小女孩真的不简单。她的节奏感也相当不错,没有出现那种“等旋律节拍”或者“作势深呼吸等待下一句的空白感”,整首歌其实是很小的抒情小品,没有什么排山倒海的过程,但是却听得人充分入戏,唱完之后浅浅微笑的站在一旁,真正的高手是不需要费劲展示自己生怕别人不懂的,刘宣是一个只用质地显示价值,不声不响的好苗子。期待下一场。